我国花卉出口的类别主要有鲜切花、盆栽植物、观赏苗木、干花以及蝴蝶兰、康乃馨半成品和原产于我国的花卉种子。出口的主要国际市场是日本、韩国、欧美和俄罗斯市场。出口这些市场的总交易额目前不足两亿美元,与世界花卉消费额2000亿美元的数字相比,所占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我国花卉的种植面积是72万公顷,几乎占到世界花卉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见,我国花卉产业的外向型能力很弱。
造成我国花卉产业外向型能力差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栽培水平低、新优品种匮乏和基础设施差、出口手续繁杂是制约我国花卉出口的两大“瓶颈”。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贯彻推广标准化生产的工作严重滞后,栽培管理水平低,造成花卉产品质量不稳定,甚至低劣。国际市场对于花卉的需求量虽然很大,但对产品的品质要求却极为严格。比如许多国家进口花卉和苗木要求株高、干径都要统一;再比如很多国家为了防止植物危险性有害生物随进境栽培介质传人,进口花卉要求不带土,但我国由于栽培方式和观念的原因,目前栽培介质发展水平还不高,这样就造成许多产品被挡在了国际市场的大门之外。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经5年多了,所有的农产品出口补贴都要取消。我国花卉要想扩大出口,就必须提高标准化程度。同时,这也是应对门槛越来越高的贸易壁垒的惟一手段。
世界花卉消费市场目前的总体趋势是消费正由传统花卉消费日渐转向新优花卉消费,同时,消费的品种日趋多样化。在这样一个大趋势下,新优品种的培育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我国花卉产业起步较晚,育种能力不强,新优品种严重匮乏。众所周知,知识产权保护育种人的专利权,在缺乏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优产品的情况下,要想扩大出口,就必须按照国际规则,通过支付品种权费,来取得国际市场份额。而目前我国花卉生产经营者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一些企业和农民自行栽种进口种苗,产品当然就不能在国际市场上流通。长期从事花卉进出口的中国林木种子公司副总经理罗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要从根本上提高我国花卉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份额,要紧的是要发展育种技术,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优品种。只有这样,才能占领国际市场。同时,要不断发现新的植物种类,并开展大规模的生产。
花卉出口需要有完整的冷链保障体系。由于我国的鲜花生产从基地到采后处理及包装、仓储、运输的所有环节,几乎都程度不同地存在冷链环节中断情况,致使鲜花售前保鲜期大大缩短,对到达目标市场后的品质造成了极大影响。其次,我国口岸处理设施建设滞后。目前我国除昆明、上海、北京等少部分口岸有适合花卉除害处理的专业熏蒸库外,大部分口岸的熏蒸设施不能确保花卉质量和除害处理效果,给花卉的出口检验带来了潜在隐患。由于基础设施差,河北宝硕集团农业分公司总经理刘月星统计,他们公司出口的花卉有三分之一在到达口岸后要降价销售。因此,刘月星等一些花卉出口企业的负责人多次呼吁,加强花卉出口的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另外,我国一些花卉产品的出口在检疫、濒危等证明的办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地区通关手续比较繁杂,不够快捷。例如,有的地区仅检疫证的办理就要一个月的时间,这对出口花卉的企业是极为不利的。云南工艺品进出口有限公司经理飞雪梅在一次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组织的全国花卉进出口工作研讨会上曾建议学习云南的检验检疫好经验。她说,在云南,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之间协调得很好,检验检疫工作人员24小时预约加班,节假日不放假,全天加班。另外,检验检疫部门对企业进行分级管理,把检疫工作做到基地,并建立绿色通道,实行“一条龙”通关,极大地方便了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