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中药材名】檀【檀,tán。】香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檀香科植物檀香SantaJum album L.树干的干燥心材。此树如檀而有香气,故名檀香。
【药材历史考证】檀香原名白檀。《本草经集注》云:“白檀消热肿。”《本草拾遗》云:“白檀,树如檀,出海南。”《本草图经》曰:“又有檀香,木如檀,生南海,……有数种,黄白紫之异,今人盛用之。”李时珍曰:“按《大明统一志》云,檀香出广东【广东,名由岭南东道、广南东路演变而来,简称“粤”,省会广州,是中国大陆南端沿海的一个省份。】、云南,及占城【占城(137~1697)Champa Kingdom 即占婆补罗(“补罗”梵语意为“城”),简译占婆国、占波、瞻波。】、真腊【真腊(kmir), 又名占腊,为中南半岛古国,其境在今柬埔寨境内,是中国古代史书对中南半岛吉蔑王国的称呼。】、爪哇、渤泥【渤泥,Borneo,亚洲加里曼丹岛北部文莱一带的古国。】、暹罗、三佛齐【三佛齐王国(Samboja kingdom),又作室利佛逝(音译自梵文Sri Vijaya)、佛逝、旧港,简称三佛齐,存在于大巽他群岛上的一个古代王国,在鼎盛时期,其势力范围包括马来半岛和巽他群岛的大-sanfoqi】、回回等国,今岭南【岭南,是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海南全境,以及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诸地亦皆有之。”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与现今药用檀香相符。
【植物形态鉴定】常绿小乔木,高约10米。枝圆柱形,带灰褐色,具条纹,有多数皮孔和半圆形的叶痕;小枝细长,淡绿色,节间稍肿大。叶对生,叶柄长1~1.5厘米;叶片膜质,椭圆状卵形,长4~8厘米,宽2~4厘米,顶端锐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多少下延,边缘波状,稍外折,背面有白粉,侧脉约10对,网脉不明显。三歧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长2.5~4厘米;苞片【苞片(bract)是花序内不能促进植物生长的变态叶状物。】2枚,微小,位于花序基部,钻状披针形,长2.5~3毫米,早落;总花梗长2~5厘米,花梗长2~4毫米,有细条纹;花长4~4.5毫米,直径5~6毫米;花被管钟状,长约2毫米,淡绿色;花被4裂,裂片卵状三角形,长2~2.5毫米,内部初时绿黄色,后呈深棕红色;雄蕊4,长约2.5毫米,外伸;花盘裂片卵圆形,长约1毫米;花柱长3毫米,深红色,柱头3~4浅裂。核果长1~2厘米,直径约1厘米,外果皮肉质多汁,成熟时深紫红色至紫黑色,花被残痕直径5~6毫米,宿存花柱基多少隆起,内果皮具纵棱3~4条。花期5~6月,果期7~9月。
【药材性状鉴定【 …】】本品为长短不一的圆柱形木段,有的略弯曲,一般长约1米,直径10~30厘米。外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光滑细腻,有的具疤节或纵裂,横截面呈棕黄色,显油迹;棕色年轮明显或不明显,纵向劈开纹理顺直。质坚实,不易折断。气清香,燃烧时香气更浓;味淡,嚼之微有辛辣感。
【药材显微鉴定】本品横切面:导管单个散在,偶有2~3个联合,木射线由1~2列径向延长的细胞组成。木纤维与纤维管胞无明显区别,木薄壁细胞单个散在或数个联结,有的含草酸钙方晶,导管、射线细胞、木薄壁细胞内均可见油滴。
【生境分布】我国广东、台湾有栽培。原产太平洋岛屿【太平洋岛屿是指分布在太平洋的各岛屿。】,现以印度栽培最多。
【采集加工】全年可采,以夏季采者为佳。将种植多年已成材的树干砍下,除去树皮及边材,选取心材,截成长段,阴干或晒干。
【饮片炮制】除去杂质,镑片;或锯成小段,劈成小碎块。
【性能功用】味辛,性温。归脾经、胃经、心经、肺经。行气温中,开胃止痛。用于寒凝气滞,胸痛,腹痛,胃痛食少;冠心病,心绞痛。内服:2~5克,水煎服。
【附注】置阴凉干燥处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