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香附炮制方法与标准



香附炮制方法与标准 第1张

  【药材来源】香附【香附,中药名。】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 L.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燎去毛须,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晒干,或燎后直接干燥。

  【古代炮制方法】唐代有微炒(《理伤》)的炮制方法。宋代【宋代(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历史阶段,历十八帝三百二十年。】有胆汁制(《总录》),蒸制【 …】(《洪氏》),水煮【水煮,并非水煮活鱼,而是一种遍步大江南北却在南昌得以发扬光大的小吃。】(《传信》)。制炭(《济生方》),酒炒、生姜汁泡后甘草【甘草,(学名: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别名:国老、甜草、乌拉尔甘草、甜根子。】浸焙、米泔浸后蒜仁煮、酒便浸、石灰炒、童便【童便:10岁以下的童子尿叫童便(分干性和湿性),满月前一天的男孩清晨的第一泡尿最佳,其与处子之血对应。】浸后醋炒(《朱氏》),童便、醋、盐水制(《疮疡》)等方法。元代有醋煮(《活幼》),麸炒【麸炒又称“麸皮炒”或“麦麸炒”,是一种传统炮制工艺。】(《瑞竹》),童便浸、淡盐水浸炒(《丹溪》)等法。明、清时代增加了醋炒、盐炒焦、巴豆制、生姜汁【姜汁(ginger juice)是由姜为主要食材做成的一道菜品,属于粤菜,口味香,辛,辣。】浸炒(《普济方》),皂角水浸(《奇效》),米泔浸炒(《婴童》),醋浸焙、童便浸炒(《万氏》),火炮(《医学》),童便浸(《宋氏》),蜜水煮和醋童便酒汤各浸后烘干(《保元》)、酒醋浸烘(《景岳》)等方法。清代又增加了蜜水炒、醋洗焙(《本草述》),童便酒炒(《集解》),童便浸后醋盐水拌炒(《全生集》),童便醋浸后和熟艾加醋炒(《玉尺》),人乳【人乳,又称奶汁,性平,味甘咸,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灰分、乳化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多种营养成分。】拌(《要旨》)等炮制方法外,更突出的是在明、清时代在辅料制方面增加较多,如:四制香附有酒浸、泔浸、童便浸、盐水浸之别,当炒(《仁术》),酒、醋、童便、盐各浸后焙(《万氏》),醋、童便、酒、汤各浸后焙(《回春》),酒、醋、童便、山栀煎汁各浸后炒(《准绳》),酒、醋、姜、童便各炒(《串雅内》)等;五制香附有酒、醋、酥、盐水、姜汁制【 …】(《大法》),童便、酒、醋、盐、姜制(《治裁》)等;六制香附有艾、醋、盐、酥、童便、乳制(《醒斋》),艾、醋、酒、盐、酥、童便制(《准绳》);七制香附有童便浸,好酒浸,醋浸,盐水浸,茴香汤【茴香汤由茴香、川楝子、陈皮熬制而成,有 暖肝散寒作用。】浸,益智仁汤浸,萝卜汤【萝卜汤是一款家常食补汤品,主要食材是白萝卜。】浸,制毕焙干(《滇南》),当归酒浸、蓬术童便浸、丹皮艾叶米泔浸、乌药米泔浸、川芎【川芎(学名: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栽培植物,主产于四川(灌县),在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生长于温和的气候环境。】延胡水浸、三棱柴胡醋浸、红花乌梅盐水浸后晒干只取香附为末(《玉尺》),一制淘米水泡,二制陈酒泡,三制童便泡,四制盐水泡,五制牛乳泡,六制小扁黑豆煮,七制真茯神为末,炼蜜为丸(《增广》);八制香附有酒、姜、土、醋、盐、童便、甘草、乳汁逐次制过(《拾遗》)等辅料制,共有近50种之多。

  【现代炮制方法】

  1、香附:取原药材,除去毛须及杂质,碾成绿豆【绿豆(Vigna radiata (Linn.) Wilczek.) ,属于豆科。】大粒块,或润透,切薄片,干燥,筛去碎屑。

  2、醋香附:

  (1)取净香附粒块或片,加入定量米醋【米醋就是以谷子、高粱、糯米、大麦、玉米、红薯、酒糟、红枣、苹果、葡萄、柿子等粮食和果品为原料,经过发酵酿造而成的。】拌匀,稍闷润,待醋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2)取净香附,加入定量米醋,与米醋等量的水,共煮至醋液基本吸尽,再蒸5小时,闷片刻,取出微凉,切薄片,干燥,筛去碎屑;或取出,干燥后,碾成绿豆大粒块;香附粒块或片每100千克用米醋20千克。

  3、四制香附:取净香附粒块或片,加入定量的生姜汁、米醋、黄酒【黄酒(Yellow Rice Wine/Shaoxing Wine)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酵母曲种质量决定酒质。】、盐水拌匀,稍闷润,待汁液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香附粒块或片每100千克用生姜5千克(取汁),米醋、黄酒各10千克,食盐2千克(清水溶化)。

  4、酒香附:取净香附粒块或片,加入定量黄酒拌匀,稍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香附粒块或片每100千克用黄酒20千克。

  5、香附炭:取净香附,大小分开,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晾干,凉透。

  【饮片性状】香附为不规则碎粒块或薄片,周边棕褐色或棕黄色;片面黄白色而显粉性,内皮层环纹【环纹,是一种生活在海边的爬行类动物。】明显;质硬;气香,味微苦。醋香附表面棕褐色或红棕色,微有焦斑,角质样,略有醋气味。四制香附表面深棕褐色,内部呈黄褐色,具有清香气。酒香附表面红紫色,略具酒气。香附炭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质脆,易碎,气焦香,味苦涩。

  【质量标准】香附水分不得过13.0%,总灰分不得过4.0%,稀醇浸出物不得少于15.0%,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0%( 毫升/克)。香附饮片醇浸出物不得少于11.5%。醋制香附醇浸出物不得少于13.0%,含挥发油不得少于0.8%(ml/g)。

  【炮制目的】香附味辛、微苦、微甘,性平。归肝经【肝经,足厥阴肝经的简称。】脾经三焦经。具有行气解郁,调经止痛的功能。用于肝郁气滞【症状胃脘胀满,攻撑作痛,痛及两胁,情志不畅时更甚,或呕吐吞酸,嗳气频作,饮食减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胸胁【胸胁,人体部位名,即前胸和两腋下肋骨部位的统称。】、脘腹胀痛【多因饮食不节或情志所伤,致食积停滞、气机受阻,消化失调而引起。】,消化不良【消化不良(dyspepsia)是一种临床症候群,是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动不好的胃轻瘫和食道反流病。】,胸脘痞【痞是一个汉字词语,拼音是pǐ,释义为,在中医上是指胸腹间气机阻塞不舒的一种自觉症状,有的仅有胀满的感觉,称“痞块”、“痞积”。】闷,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崩漏带下等。

  香附生品能上行胸膈,外达肌肤,故多入解表剂【凡以解表药为主而组成,具有发汗解肌,疏达腠理,透邪外出等作用,主治表证的方剂,统称为解表剂。】,以理气解郁为主。用于风寒感冒【风寒感冒是因风吹受凉而引起的感冒,秋冬发生较多。】,胸膈痞闷,胁肋疼痛等。醋炙后,能专人肝经,增强疏肝止痛作用,并能消积化滞。用于伤食腹痛【伤食腹痛,病证名。】,血中气滞,寒凝气滞,胃脘疼痛等。酒炙后,能通经脉,散结滞,多用于痜疝胀痛,小肠气,及瘰疬流注肿块等证。四制香附,以行气解郁,调经散结为主。多用于胁痛,痛经,月经不调,妊娠伤寒,恶寒发热,中虚气滞的胃痛等证。香附炭,味苦涩,能止血,用于妇女崩漏不止等。

  【应用选择】

  1、生用

  (1)风寒感冒:常与紫苏、陈皮苍术等同用,具有理气解表的作用,用于感冒风寒暑湿,呕恶泻利,腹痛,及饮冷当风,头疼身热,伤食不化,如二香散【二香散是一种药品,适用于感冒风寒暑湿,呕恶泻利等症状。】(《世医》);若与苏叶、陈皮、甘草(炙)同用,用于外感风寒,内有气滞,形寒身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不思饮食,如香苏散【香苏散是由香附、苏叶、陈皮、防风、羌活及其他中药组成的中药方剂,出自《幼科金针》卷上,主治伤寒、伤风、伤湿、伤食、内有气滞、形寒身热等。】(《局方》)。

  (2)胸膈痞闷:常与苍术、川芎、神曲栀子同用,具有行气解郁的作用,用于气、血、痰、火、湿、食等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吞酸【吞酸是指酸水自胃上激于咽喉之间,未及吐出又复吞咽,酸味有如刺心之感。】呕吐,饮食不化,如越鞠丸【越鞠丸,中成药名。】(《丹溪》);若与半夏【天南星科半夏属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制)、橘红、甘草(炒)同用,用于七情所伤,中脘不快,腹胁胀满,如香橘汤【【来源】《仁斋直指》卷五。】(《仁斋直指》);若与木香白术白豆蔻等同用,用于气滞胸痞,反胃噎塞,或胃寒作痛,如香砂理中汤【香砂理中汤是一剂中药方剂,配方主要有干姜、白术、甘草等,来源于《医灯续焰》卷三。】(《医灯续焰》);若与甘草同用,用于肝气郁结,心烦善怒,如香甘散【【来源】《杂病源流犀烛》卷六。】(《杂病源流犀烛》);若与枳壳同用,用于妊娠气滞,心腹胀满或痛,如香壳汤(《明医指掌》)。

  (3)心腹刺痛:常乌药、甘草(炒)同用,具有行气止痛的作用,用于心腹刺痛,调中快气,如小乌沉汤【【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局方》);若与缩砂仁、甘草同用,用于一切气疾心腹胀痛,如快气汤(《局方》)。

  2、制用

  (1)醋制

  ①胃脘疼痛:常与高良姜【高良姜,中药名。】(酒洗)同用,具有疏肝理气【疏肝理气,即疏肝,疏散肝气郁结的治法。】,温胃祛寒的作用,用于肝郁气滞,胃有寒凝,脘腹疼痛,喜温喜按,或胸胁胀痛,或痛经,如良附丸【良附丸,温胃理气。】(《良方集腋》);若与苍术(米泔水浸炒)、陈皮、厚朴【厚朴,植物学范围内别名紫朴、紫油朴、温朴等,为木兰科、木兰属植物,常见为厚朴(原亚种)M. officinalis subsp. officinalis与凹叶厚朴(亚种)M. officinalis -houpo】(姜炒)等同用,用于伤食腹痛,如香砂平胃散【香砂平胃散,健脾,温中,燥湿。】(《金鉴》);若与白术(麸炒)、橘皮、法半夏等同用,用于胃寒气滞,不思饮食,呕吐酸水,胃脘满闷,四肢倦怠,如香砂养胃丸【香砂养胃丸,中成药名。】(《中国药典》)。

  ②胃脘胀痛:常与橘皮、枳实、砂仁等同用,具有行气止痛的作用,用于停乳停食,胃脘胀痛,呕吐泄泻,不思饮食,如香橘丹【香橘丹,是一种药物,主治肠胃虚弱,消化不良,胃口不开,慢性肠胃炎;小儿脾胃衰弱,吐泻,久泻,久痢,大小便不分。】(《中药制剂手册》);若与木香、砂仁、神曲(麸炒)等同用,用于脾胃不和,气滞停食,胸膈胀满,脘腹疼痛,饮食减少,消化不良,如香砂枳术丸【香砂枳术丸,中成药名。】(《中药制剂手册》)。

  ③疝气疼痛:常与乌药同用,具有散寒调气,破结止痛的作用,用于肝气失疏,流注不定,聚散无常,阴囊偏坠,时大时小,时作疼痛,如青囊丸【【来源】《韩氏医通》卷下。】(《韩氏医通》)。

  ④腹有血瘕【血瘕,病证名。】:常与艾叶(醋炒)、当归(酒洗)、川芎等同用,具有行气解郁,破血通经的作用,用于妇人气滞血瘀【气滞血瘀指气机郁滞日久而致血行瘀阻的病机。】,腹有血瘕,脐下胀痛,或月经不行,发热体倦,如消积通经丸【【来源】《寿世保元》卷七。】(《寿世保元》)。

  ⑤肚腹【肚腹,汉语词汇。】时痛:常与艾叶、当归(酒洗)、白芍【白芍药(学名:Paeonia lactiflora Pall.)也称白花芍药,是毛茛科芍药属植物。】药(酒炒)等同用,具有温寒,理气,行血,止痛的作用,用于妇人子宫虚冷,带下白浊,面色萎黄【面色萎黄,病状名。】,经脉不调,肚腹时痛,婚久不孕,如艾附暖宫丸【艾附暖宫丸,中成药名。】(《仁斋直指方论》)。

  ⑥风湿痹痛:常与川乌【川乌,英文名Aconite Root,别名鹅儿花、铁花、五毒。】(炙)、草乌(炙)、当归等同用,具有舒筋活络【舒筋活络,属四字成语,指舒展筋骨,使经络畅通。】,散风止痛的作用,用于风湿痹痛,麻木不仁,四肢酸痛,半身不遂,如小活络丹【小活络丹,中医方剂名。】(《北京市中药成方集》)。

  (2)四制香附

  ①经水不调:常与当归(酒浸)、白芍(炒)、熟地黄【熟地黄:原名:地黄,又名:怀庆地黄、熟地。】(酒制【 …】)等同用,具有行气解郁,调经的作用,用于妇女经水不调,赤白带【指妇女带下,其色赤白相杂、味臭者。】下,日久不孕,如当归泽兰丸(《摄生众妙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