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棉铃虫的危害症状和防治措施
玉米生长期间遇到的病虫害非常多,玉米棉铃虫也是其中的一个病虫害,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玉米棉铃虫的危害症状和防治措施。
幼虫棉铃虫成虫、蛹及卵棉铃虫也叫钻心虫,是大害虫。棉铃虫的食性杂、寄主种类多,近几年,绝大多数绿色植物上都有棉铃虫的卵和幼虫为害,而且对玉米的为害也呈明显加重趋势。
一、玉米棉铃虫发生规律:第一代成虫始见于6月上中旬,中下旬盛发;第二代成虫始见于7月上中旬,盛发于中下旬;第三代成虫始见于8月上中旬。以第四代滞育蛹越冬。成虫有趋光性,对半枯萎的杨树枝把也有很强的趋性,成虫产卵量平均1000余粒,在生长旺盛茂密且抽穗早的玉米田比长势差的玉米田产卵量明显增多。产卵部位多在雌穗刚吐出的花丝上和刚抽出的雄穗上。幼虫孵化后先食卵壳,以后取食幼嫩的花丝或雄穗,也取食叶片。幼虫3龄前多在外面活动为害,这是施药防治的有利时机,3龄以后多钻蛀到苞叶内为害玉米穗,取食量和对玉米穗的为害程度明显比玉米螟大,也不易防治。幼虫共6龄,末龄幼虫入土化蛹。棉铃虫喜中温高湿,各虫态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5~ 28℃ ,相对湿度为70~90%,6~8月份降水量达100~150毫米的年份,利于棉铃虫的严重发生。
二、玉米棉铃虫防治方法:
①玉米收获后,及时深翻耙地,坚持实行冬灌,可大量消灭越冬蛹。
②合理布局。在棉田地边种少量春玉米或高粱,既可诱集较多的棉铃虫来产卵,又能诱集大量天敌存活繁殖,对棉铃虫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在玉米地边种植诱集作物如洋葱、胡萝卜等,于盛花期可诱集到大量棉铃虫成虫,及时喷药,聚而歼之。于各代棉铃虫成虫发生期,在田间设置黑光灯,性诱剂或杨树枝把,可大量诱杀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