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菊花立枯病的防治技术要点

菊花立枯病的防治技术要点-知花者

菊花立枯病的防治技术要点

菊花立枯病又名菊花茎腐病,主要为害秋海棠、杜鹃等多种观赏植物及蔬菜等。菊花立枯病会对菊花产生严重的危害,那大家知道菊花立枯病的防治技术要点有哪些吗?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一、菊花立枯病的为害症状:

为害育苗期的幼苗和插条。初茎部或根颈处变褐缢缩,后腐烂。茎组织木质化后一般不倒伏。严重的韧皮部受到破坏,根部呈黑褐色烂腐,致叶片黄化,植株枯死。近地面潮湿叶片染病时,病部呈水渍状,产生黄褐色至黑褐色大斑,迅速扩展到全叶或叶柄处,有时病部可见褐色菌丝或附着的小菌核。

二、菊花立枯病的形态特征:

病原为:Thanatephoruscucumeris(Frank)Donk.瓜亡革菌,属担子菌门真菌。为害菊花的属茎腐病型,属半知菌类真菌。菌丝细胞含多个细胞核,有桶状隔膜,有些菌丝分化成念珠状细胞,菌丝体纠结形成质地疏松的菌核,子实层为一薄片或环状物,有时出现在近土面的茎或叶上及土粒上,由伞状或总状的无隔担子组成,担子圆筒形,大小10–25X6–19(微米),上面着生2–7个,一般具小梗4个,小梗直立粗状,长5.5-36.5微米。担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一侧扁平,顶端细尖,表面光滑,大小6-14X4-8(微米)。此外Phomachrysanthemicola也可引起类似症状。

三、菊花立枯病的发病特点:

以菌丝体随病残体或以菌核在土中越冬,且可在土中腐生2-3年。菌丝能直接侵入为害,通过水流、带菌肥料、带菌土、农具传播。病菌发育适温24℃,最高40-42℃,最低13–15℃,适宜pH3–9.5。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温度过高易诱发本病。菊花嫩枝扦插茎组织未木栓化时易发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