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草莓患黄萎病怎么办?
秋天到了,气温开始降低,草莓也相继进入了花芽分化期,近期发现黄萎病的发生比较严重,那么,秋季草莓患黄萎病怎么办?如何防治草莓黄萎病呢?
草莓黄萎病发病症状
草莓黄萎病是一种从根部侵入、地上部表现症状的病害。
染病植株新生叶变黄绿色,并扭曲成舟形,叶片表面失去光泽,复叶上的两侧小叶呈不对称状、常变硬,3片小叶中往往有1~2片变小成畸形,且畸形叶多发于植株的一侧,另一侧健康,呈斜瘫状。继而下部叶变黄褐色,上部叶自叶缘开始干枯,直至全株死亡。被害植株根茎、叶柄、果柄横切面可见维管束褐色。根系减少,根变黑褐色,甚至腐烂,但中柱不变色。病轻时根不腐败,地上部分也不枯死,但植株矮小,不结果或结果但不膨大。
草莓黄萎病发病规律
带菌土壤是病害侵染的主要来源,病菌借助带病母株、土壤、水源及农具等进行传播,从植株根部伤口或直接从幼根的表皮和根毛侵入,在植株维管束内繁殖,不断扩散到植株叶及根系,引起植株系统性发病,最后干枯死亡。土温在20℃以上、气温在23-28℃时发病最严重,气温大于28℃以上发病明显减少,属于低温高湿病害。同时,根据观察,土壤过干过湿、多年连作、氮肥施用过多或有线虫危害的地块发生更重。
草莓黄萎病防治方法
草莓黄萎病是一种顽固性的土传病害,一旦发生,危害性很大,药剂防治效果普遍不理想。因此,防治策略应以预防和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
1.实行轮作
避免连作重茬,以实行3年水旱轮作效果最佳。
2.选用无病健康种苗
要选择无病、健康的植株留种,最好采用组织培养生产的无病种苗,并在无病菌的土壤上进行育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