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兰又称东洋兰, 是兰科兰属中的地生兰, 为庞大兰科家族中独特稀少的种属。它芳花清丽, 高雅幽香, 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其中不乏珍品, 千金难求。但传统的分株繁殖, 繁殖系数极低, 带毒株数多, 种性退化。种子中缺乏胚乳和子叶, 胚发育不完全, 导致常规播种难以萌发。应用组织培养技术, 开展快速繁殖是开发和发展中国兰花产业的有效途径。
1 .中国兰茎尖、侧芽组培技术
(1 )采样、消毒与接种
为了尽量减少供样兰花所带病菌, 应采取不施有机肥, 放置在透光避雨处, 当新芽初露时即让幼芽裸露土面等特殊管理措施。切取6~13 厘米的新芽( 因品种而异取样有差别) , 用锋利刀片除去根、脏物和外包叶2~3 片, 充分洗净。
在材料上切取2~3 厘米茎顶, 在10%次氯酸钠药液中消毒10 分钟, 若带菌严重, 应用0 .1%升汞和饱和漂白粉上清液交叉消毒。灭菌后用无菌水冲洗数次, 再放到灭菌滤纸上吸干水分, 然后在解剖镜下, 无菌操作剥取茎尖和腋芽。如以去病毒为目的, 所剥取的茎尖应在0 .2 毫米以下, 否则可剥取2 毫米以上茎尖, 带2 个叶原基, 以有利于成活。
(2 )原球茎的诱导
茎尖的启动率和成功率均高于侧芽。新芽长度的选择无论茎尖或侧芽均以选取9~ 13 厘米长的新芽为佳。新芽诱导的成功率最高。培养基的选择因品种而异, 春兰类品种以White+ 1 毫克/ 升6 苄基腺嘌呤+ 5毫克/ 升萘乙酸+ 8 .5% 椰乳; 或B1 1+ 1 毫克/ 升6 苄基腺嘌呤+ 2 毫克/ 升萘乙酸的培养基最优。“夏惠”、“ 秋素”等品种则以MS+ 0 .5 毫克/ 升6 苄基腺嘌呤+ 1 毫克/ 升萘乙酸+ 0 .5%活性炭培养基最佳。兰花外植体接种后放置在23~25 ℃的黑暗条件下培养, 1~2 个月后可分化1 至数个乳白色的原球茎, 在解剖镜下观察类似桑果形状的原球突起,以后转绿, 再经培养而呈根状茎( 或呈树枝状的丛生形)。中国兰经茎尖培养, 在原球茎诱导启动后易褐变死亡, 死亡率有时高达3/ 4。因此, 应通过采用较大外植体接种, 降低培养温度, 采用暗培养, 减少伤口面, 在培养基中添加褐变抑制剂( 如聚乙烯吡咯烷酮、硫代硫酸钠、芸香赣、柠檬酸等) 或配合应用活性炭等综合措施, 以减轻褐变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