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树桩的选择由于各人经历,条件,素养不同,审美选桩有很大的差异。但其基本标准是看根、础、干和曲节,看难度,看成活,再看韵味和意境。也就是先看物质条件,再看精神内含,各个条件互相结合,好桩才成立。选桩不单看形态,还要看神韵,审形要一根二础三干四曲五节。选桩看形易看神难。
根部即树桩合理分布的支持根,不是吸收营养的毛细根,其上附有根毛更好。大树最好要有支持根,“盆树无根如插木“不是苍老古树的自然写照,审美情趣也差一个档次。根虽然后天可以培养,但需时太长。野外生存的树桩,根的形态变化很大,不按人的想象生长,但可人为加以利用。常见的有四面分布的幅射根,拔地而起的柱状根,支撑大树的板状根,与泥土结合好的隆根龙爪,能与石结合的异形附石根,往一側分布的側根,扭曲旋缠的绕干根,盘踞重叠的盘龙状根,如弯月可做悬崖峭壁的弯钩根。还有榕树类的气生根和其它的异形根。根的存在十分重要,能与础干结合,形态紧凑便于上盆,才是好根。
础是与根相连出露土面与干过渡的部位。要求形态苍老变化,直径要大,往四周伸展延生,过渡要好,与根干结合自然流畅。础不能独立存在。有的桩础不突出,尤如无础,有明显的础,才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在泥土表面附近四面伸展入土的幅射根,隆根龙爪,作斜干式的側向根,高附石的悬根,及支撑大树的板状根等,都需要与础的部位过渡好,来体现大树的形态与意境。
干是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选择的重点。它出露的部份占树桩的大部,最能吸引人的目光,最能表达树的韵味。大多数人选桩与欣赏树桩盆景都看重干的形态变化,这很难免。
树干要弯曲有节,弯曲要下大上小,合理而有节奏,有飞跃的动感和变化。直如木棍无美,出土部位直如木棍上部再弯曲也不自然。弯曲无定规,以美为上,向前后弯的必需回到树根的重心为好,向左右弯曲也不要失去重心,树干上失去重心要能有根来稳定,不然会给人以倾倒之感。弯曲的变化比较受人的重视,超过节的变化,许多人重弯不重节,把干的弯曲放在第一位,内行的人重节看好收头。节在重庆行话叫收头好。收头好缺乏弯曲变化的做直干大树或斜干大树也好,有树味。而有弯曲无收头则不如收头好无弯曲有前途。收头是树桩的下部基础大,逐渐往上部自然收小,收得适合比例,不过大也不过小,急剧无过渡的矩形收小甚至上大下小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