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榧植物学特性及生长习性、资源分布和育苗技术
粗榧( Cephalotaxus sinensis ( Rehd. et Wils. ) Li )为粗榧科粗榧属常绿乔木。粗榧属于第三纪孑遗植物,是我国特产树种,高 2~5m,间或长成高达 15m 的小乔木。种子含油,供制肥皂、润滑油,树皮含单宁,可提栲胶;木材供农具用。由于乱采滥伐,粗榧生境遭到极大的破坏,粗榧生长缓慢,对生态环境要求高,自然更新较慢,目前资源稀少,被列为国家Ⅱ级濒危重点保护植物。粗榧具有园林、药用、油用、材用等利用价值。
1 植物学特性及生长习性、资源分布
粗榧为灌木或小乔木,小陇山林区又称为水柏枝,阴性树种,较喜温暖,较耐寒,喜温凉、湿润气候及黄壤、黄棕壤、棕色森林土的山地,喜生于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抗虫害能力很强。生长缓慢,有较强的萌芽力,一般每个生长期萌发3~4 个枝条,耐修剪,不耐移植,有较强的耐寒力。高可达15m,少为大乔木;树皮灰色或灰褐色,裂成薄片状脱落。叶条形,排列成两列,通常直,稀微弯,长 2~5cm,宽约 3mm,基部近圆形,几无柄,上部通常与中下部等宽或微窄,先端通常渐尖或微凸尖,稀凸尖,上面深绿色,中脉明显,下面有 2 条白色气孔带,较绿色边带宽 2~4 倍。雄球花 6~7 聚生成头状,径约 6mm,总梗长约 3mm,基部及总梗上有多数苞片,雄球花卵圆形,基部有 1 枚苞片,雄蕊 4~11 枚,花丝短,花药 2~4个。种子通常 2~5 个着生于轴上,卵圆形、椭圆状卵形或近球形,很少成倒卵状椭圆形,长 1.8~2.5cm,顶端中央有一小尖头。花期 3~4 月,种子 8~10 月成熟。我国各省多有分布,小陇山林区南部分布较多,喜温暖湿润气候,能生长于石灰岩山地,通常散生,不成纯林,多见沟坡地。
2 小陇山林区环境概况